
就像有些人所羨慕著
房仲業務的自由與高薪;
可能我也期待著
與豪宅客戶交涉的光鮮亮麗。
豪宅房仲的日常工作是怎麼樣呢?當整個家族全都投入同樣的事業又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呢?而當工作、生活、家庭交織在一起的時候,又有哪些變得無法想分割卻無法切割呢?
嗨大家好!我是娜塔莉,剛出社會的時候曾經是一名房仲業務,從超級新人到不太資深的超級業務,體驗過房仲日常的新鮮有趣,也經歷過難以理解的辛酸苦楚,想以一個曾經的房仲業務視角,和大家分享一些觀影前後的觀點。
房仲家族是一個只有短短五集的實境秀,因為以下全部會爆雷,如果介意的人記得看完劇再回來看文章喔!這篇觀後感除了分享一點房仲業務出身的觀點,我也會從工作、生活、家庭三面向來分享最有記憶點的幾個段落。
看劇之前:就像你所羨慕的房仲高薪,可能我也期待著豪宅業務的光鮮亮麗。
看劇之前是充滿期待的,其中一個原因是它在 Netflix 名列排行榜,另一個原因則是他描述的是「豪宅」房仲,而非一般的房仲。就像那些曾經羨慕過我的人,我也在默默期待著豪宅房仲日常會有不同的光鮮亮麗。
在這邊簡單跟大家科普一下,以台北市為例,一般房仲日常接觸的大約是 1000 萬-5000 萬左右房價的客戶,專攻豪宅的房仲呢,大致是從 7000 萬到上億價金的房價,接觸到的物件及客戶,當然有某種程度上的不同。 (以上不負責任統計,為本人經歷過的物件區分,不代表正式均值。)
可能因為我自己豪宅接觸得少,豪宅型客戶更是沒有,因為我對這樣頂流圈子抱有一定好奇,加上實境秀一直都是我很喜歡的類型,就算大家認為實境秀有很高成分的劇本,但比起一般劇還是存在許多真實。
從房仲家族的密不可分,看他們的工作、生活、家庭:
# 1 工作:保有驚喜的用心安排,化險為夷的 PLAN B。
實境秀裡完美演示了好的房仲業務該怎麼做。從劇中不難發現,業務型態分很多種,每個人適合不同的位置,能在團隊起到不同作用。
第一個想談的角色是家族中的媽媽,雖然她在客戶面前常出現,但你會發現她其實不太參與後續的洽談,作為迎賓的角色她很是稱職,總是用最親切熱情的態度與客戶破冰,仔細傾聽客戶的需求與喜好,有助於在初印象就建立起強烈的信任感。
第二個想談的角色是家族中的小弟,前面好幾位優秀的哥哥作為榜樣,帶來不小的隱形壓力,於是還未有過成功經驗的他在初登場就緊張到語無倫次,不但被客戶質疑專業甚至因此感到挫敗。後來哥哥陪他實際演練,教他如何有條理介紹,並叮囑著要留一手驚喜在最後,也讓他順利克服心魔拿下第一張單。
第三個想談的角色是兩兄弟聯手的驚險一戰,他們接獲的任務是一如往常的高標準要求,但客戶是景觀設計師的身份又把審美拉高了一個層次。為了景觀別墅千里迢迢來到靠近海島的地方,但意外來得如此突然,有一間屋主臨時不開放帶看,必須在不到一天的時間想出辦法,真的需要化險為夷的應變能力。

# 2 生活:溫馨的驚喜慶生和補辦婚禮,前衛的老年交友與內衣派對。
劇中除了買賣房子的銷售流程外,也出現許多有趣的活動點綴。
第一集開頭就出現家族的奶奶,以老年之姿在交友軟體找第二春作為亮點,可能是在充滿男孩子的家庭裡,加上法國巴黎當地的熱情元素,和奶奶聊起網路交友毫無違和感。現實和劇情走向不同的就是,最終讓奶奶尋獲真愛的,是在他們舉辦的實體派對中,且兩人有進一步的約會行程。
中間出現的一個活動,則是有一組原先就出現的客戶,他是內衣事業的老闆,希望能租下豪宅場地來舉辦華麗的內衣走秀。家族成員們除了認真找合適講究的場地,也順勢把所有客戶都邀請來共襄盛舉,讓這場秀不單單只是一場商業秀,比較像是一個上流社會的高端聯誼活動,從方方面面滿足了不同需求。
最後一集把重點放在家族父親的慶生,大夥兒決定給撐起這個家的精神領袖來點驚喜。先是由媽媽假裝帶客戶看房,挑選的是夫妻倆當初相遇的地點,提早到附近假裝懷念了一番,實則是幫孩子們拖住老爸的時間,好讓現場的佈置可以更加完善,結尾就在老爸的驚喜與親友們的感性發言中,完美落幕。

# 3 家庭:當家人即是同事,可以默契滿分也可能過渡綑綁。
聽說過許多和家人共事的優缺點,也算是這部劇的一大看點。
第一個記憶點是眾人姍姍來遲的會議。當家人之間相處久了,生活與工作的界線變得模糊,老爸以公司負責人的身份召開會議,兒子們卻可以因為各種理由合理的遲到。像是其中有為了照顧生病的新生兒,這樣讓人難以反駁的理由,但想想,又有哪間私人企業可以給出這種通融呢?
第二個記憶點是老爸身為老闆的壓力。在一次精心安排的冥想練習中,在那過程中,有為母則強的無畏、有小兒子超乎期待的突破、但更深入人心的,是老爸默默流下的眼淚,顯示出扛起這個家的難,以及要扛起這份事業,所肩負的壓力是無處釋放的沉重。
第三個記憶點是大兒子試圖搬家的決定。因為設計師老婆接到了一個大案子,必須遠赴另一個遙遠的城市,於是,老婆陷入了接受機會與否的抉擇;老公則是面臨搬家與否的兩難。話一開口,從沒分開過的家人們紛紛反對,即使大兒子說想趁勢開拓新市場,也沒能得到任何一點的支持。

看劇之後:以曾經的房仲業務視角,看頂流豪宅房仲生活的幻滅。
看完之後,若要說一般房仲業務和豪宅房仲的共同點,那肯定是不為人知的辛苦,無法想像前置作業需要準備多久,而看似熟練的應對技能,需要下多大的功夫練習。
比起許多人印象中對於房仲業務的強迫推銷,房仲家族裡看見的是,收放自如的與人交涉、有深度的傾聽與反饋、用心找尋合適物件…,我想無論是不是房仲產業,這些都是做業務更受歡迎的待客之道。
但要談到劇中呈現的和我實際經歷的房仲業務,最直接的不同有三點,分別是房子設計的品味呈現、客戶交涉的態度表現、與業務在工作生活的平衡。
不曉得是巴黎對美的要求,亦或是台灣老舊房子多得讓人習慣,總覺得每一間豪宅的設計都各有品味;而客戶交涉的態度,劇中幾乎沒有看到客戶來回洽談與砍服務費,但這些陋習卻是許多業務的日常;在工作生活平衡的反差,就不侷限於房仲業務了,應該和台灣大部份的打工人都很不一樣。

從房仲家族看成功的待客之道,以及生活工作交織的好壞。
綜觀家人即同事的相處模式,確實有好的地方也有許多受限的地方。
好處可能是他們合作的默契與令人驚喜的各種派對,除了一對已婚有小孩的夫妻,他們補辦了一場甜蜜婚禮,選在實境秀這個時間點顯得有些刻意,其他幾個活動的安排都相當精彩,畫面呈現也讓人耳目一新。
壞處可能就是在工作與生活的交織之下,私生活界限變得不清。其實我很遺憾關於大兒子的搬家事件沒有看到結果。但我猜想,會不會這就是一切美好與歡樂之下,最難解的心結,以及父母最難放手的綑綁呢?
你看完房仲家族有什麼感想嗎?歡迎在下方留言用文字和我交流。
有什麼悄悄話想對我說嗎?歡迎來這留言給我唷:) https://natstoryteller.com/contact/

【本文作者 - 娜塔莉 Natalie 】
-業務顧問 / 行銷講師 / 專欄作家-
商學院碩士 MBA 畢業,於房地產業務攻頂新人王與 Top Sales 後,跨領域轉職至數位行銷產業,曾任產品行銷 / 業務管理 / 海外講師。從業務之戰到講師之路,成功協助多位海內外職場新手成長,享受見證他人從 0 到 1 的改變過程。
現為國內知名企業的行銷經理,亦是行銷顧問 / 業務講師 / 職涯專欄作家。致力推廣業務力帶著走,勇敢走出自己的路,相信分享與改變的力量。當職涯轉換能實現生涯追求,每個人都能展現獨特價值,每個時刻都有權利改變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