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你還沒被看見時,
創造一張亮眼的成績單;
在你還沒有頭銜時,
找到一個能發揮的舞台。
哈囉,我是娜塔莉,從一位房地產超級業務,跨領域轉職到數位行銷領域,擔任海外行銷顧問兼講師。目前是行銷工作者兼專欄作家,經營娜塔莉說故事網站,致力推廣業務力帶著走,希望每個人都能準備好自己,勇敢走出自己的路。
關於業務工作的職涯規劃,這幾篇也許你會很有興趣:
前一篇聊到新手業務快速成長的心法,這一篇紀錄從新手業務蛻變為超級業務的成長過程,分享從新人王到超級業務的心路歷程,並說明各項追逐指標所代表的意義,最後也給有興趣從事業務工作的人們一點建議。
房地產業務的挑戰,與其他產業的不同之處。
最大的不同是銷售金額、服務客群、開發方式。
金額來說,以我當時主戰力的台北市區,最低成交價也落在 1000 多萬,最高成交價則為 7000 多萬。和其他產業的銷售比起來,是相對高總價的產品,因此客群也不太一樣。
客群來說,客戶都有一定的經濟能力,也就是所謂金字塔頂端的人。可能對許多人來說,付款條件是頭期款 2-3 成剩下貸款,但我接觸到的客戶大多有能力選擇全額付現。
開發來說,你很難從身邊的人脈去找客戶,這就代表身為業務的你,只能倚靠公司資源及自身努力,去開發你完全不認識的客源,並且花著長久的時間投入,才能夠有機會促成一樁買賣。
房地產的業績指標、追逐獎項,數據所代表的意義:
# 1 銷售業績:500 萬業績與 2 億市值的算法
簡單來說,市值是你賣了多少錢、業績是你幫公司賺了多少錢、獎金才是你賺了多少錢。
2 億市值怎麼來的呢?就是一年下來我賣了 10 間房子,如前面提到的價格落在 1000 多萬到 7000 多萬不等,平均算起來大約是一間成交在 2000 多萬。可以概算:2000萬*10=2億,所以銷售額總共是超過 2 億市值。
業績算法就有點複雜了,意思是我幫公司賺多少錢,也就是俗稱的服務費。但往往業績和銷售額不等比例,因為每個案件的業績都關係到與你合作的業務。
再來說明大家最關心的獎金,以我當時的業務獎金抽成 8%,意思是服務費中的 92% 歸公司所有,而入業務口袋的是剩下的 8%。然而新人要特別注意的是,剛入職半年如果有保障底薪,那段時間是完全不能領獎金的。
# 2 新人獎項:過試用標準與年度新人王
以新人來說,公司的考核標準是達到業績 50 萬,設定的試用時間是六個月,在房市低點,同期夥伴們平均過試用是花一年的時間,我很幸運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達標,過試用的速度是均值的 4 倍之快,順利拿下職涯只有一次機會的新人王獎項。
很感謝受惠於前輩們的指導,讓我快速理解到新手業務會遇到的困難,以及要怎麼解決這些問題。所以,在職涯後續有機會帶領馬來西亞業務團隊時,也才知道怎麼用同理心來領導,幫助新手業務快速成長。

# 3 業績排名:個人和團體 Top Sales
Top Sales 非常的直觀,就是業績數字排名第一名。但個人第一和團體第一對我來說意義非常不一樣,還記得當初是先拿到了個人第一,後續我們店才一起再衝刺拿到了團體的第一。
在團體成績的獎項我覺得非常有意思,他代表的不只是表面上的團隊合作而已,還包括在一個氛圍之下大家彼此互相的影響,也就是所謂的團隊士氣有沒有振作。
# 4 客戶回饋:客戶表揚感動服務獎與龍虎榜
除了業績數字外,成交量也有考核標準。
龍虎榜就是包含成交件數的要求,以及相對應你職等的業績,所以並不容易取得,像我一年只有拿到2次。只要你每銷售一間房子,你的成交件數等於是 0.5 件,而成交 1 件是獎項門檻。
有別於量化計算,在質化方面也是有所評比。
感動服務獎就是最令人感動的表揚,因為這是來自於你成交客戶最直接的回饋。他必須主動致電到總公司,提起你的名字並說明你的服務是如何打動他們,你才有資格拿到這個獎項。

▋延伸閱讀:揭秘客戶經營的 4 大心法,從業務視角看家的寄託與愛的溫度。
# 5 同事票選:全店票選 MVP
房地產業務工作中,同事間有非常高的合作機會,彼此間很常要相互補位。我也很慶幸在這一年拿過兩次 MVP,有機會在每月的廣告 DM 首頁,多一個讓客戶認識的機會,也算是在團隊中得到前輩們的肯定。
我也常跟客戶說明,你賣的房子有沒有詢問度,其實有很高程度是取決於承接案件的業務,這個理論非常的弔詭,但也是千真萬確。因為雙方業務的合作流程要進行三至六個月,甚至更久。所以這個人在公司的形象及信用如何,會是同事優先考慮是否合作的主因。
# 6 成功案例:全區成功案例分享 7 次
這是我最有成就感的經歷,在全區的大型會議中,以新人之姿上台進行多達 7 次的成功案例分享。這經驗也開啟了我說故事的舞台,在後續的外派之旅和講師之路,有了很好的舖墊。
透過這個機會,我們會和大家分享怎麼開發到客戶、過程和客戶一起經歷了些什麼、如何幫助他們釐清需求、以及最終成交之後的客戶反饋,以及我在這段日子的收穫。透過說故事的方式,把成功經驗分享出來。
當你還沒被看見時,替自己創造一張成績單。
最後分享我做業務的初衷,其實在入行之前我也有實習業務工作,也大概知道自己是有業務能力,只是當我初入職場沒有響亮頭銜或具體數據時,很難有說服力去讓人相信或被看見。
我很感謝這段經歷,讓我有了一個可以替自己佐證的成績單。
業務確實是個相對有成就感的工作,但同時也具有複雜又艱難的挑戰。如果你相信自己的能力不只如此,又想要有個舞台可以證明自己,那麼不妨嘗試透過業務的戰場,接受這個未知的挑戰,幸運的話,可以為自己寫下一張可觀的成績單。
但我想特別想說的是,請記得來時初衷,當目標達成時不要戀戰。因為獎金越優渥的地方,越是考驗人性的地方,如果沉迷於金錢遊戲無法自拔,影響了原有的價值觀,那也得不償失。
祝福我們都能在職涯路上不斷成長,盡可能擷取我們想收穫的事物,也很期待你與我分享這段精彩。


【本文作者 - 娜塔莉 Natalie 】
-職涯顧問 / 行銷講師 / 專欄作家-
商學院碩士 MBA 畢業,初入職場即攻頂業務新人王與 Top Sales,以最大跨度的跨領域轉職至數位行銷廣告產業,擔任產品行銷 / 團隊管理 / 海外講師。從業務之戰到講師之路,成功協助多位海內外職場新手成長,享受見證他人從 0 到 1 的改變過程。
現於國內知名企業負責數位行銷媒體策略,亦是職涯觀點自媒體人 / 校園職涯發展講師 / 女性專欄作家。致力推廣「以職涯轉換打造個人優勢」、「職涯規劃實現生涯規劃」等成長議題,相信分享與改變的力量,但願每個人都能走出自己的路。
合作邀約請聯繫:natalie.storyteller@gmail.com
最常活躍平台 IG:natalie_storytell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