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未來的過份擔心,
希望我們都能
多一份勇氣,
少一份擔心。
那年,大學畢業典禮,有幸站上台進行畢業致詞演說,說著畢業生的徬徨,說著新鮮人的渺小,說著其實我們還有彼此的取暖,說著那些不一定會發生的未來是我們「過份擔心」。
五年後,受邀返校演講,面對台下所有的「過份擔心」,就像長鏡頭望向當年的我們。對自己的目標無知、對大環境的變動無助、對即將發生的挑戰無感。回顧五年來的跌跌撞撞,我們的擔心是否多餘?
這篇除了分享當年畢業致詞演說的致詞稿,也加上段落標題、會後感想、以及返校演講的心得。五年後再次回到校園,和學弟妹們對話,也和當年的自己對話,找回些許來時的初衷。
寫於致詞之後:感受說故事的力量。
我永遠不會忘記,短短 5 分鐘的致詞過程中,面對面站著看似嚴肅的校長,也和現場學生們一路笑了 8 次。那引人發笑的幽默、那字裡行間的暗號,是我們在校園裡共有的回憶,也是我所構思能被讀懂的默契。
有人說,一路無聊透頂的畢業典禮,因為你的壓軸幽默而顯得不無聊;有人說,你的致詞稿寫得真好是不是有人指導;有人說,全程沒有字幕沒有投影片的聽你聲音真的很被感動;也有人說,我同學太喜歡你的致詞還把稿子內容一字字得打出來並分享。
希望未來還有站上台說話的機會,除了能讓台下感受到不無聊的幽默,也能注入一些激勵人心的力量,鼓勵他人也激勵自己,發揮更多正面影響力。
商學院畢業生致詞,全文如下:
(*以下致詞稿依文章閱讀性區分段落並加上標題。)
# 1 昨天的地震,你們還好嗎?
校長、各位貴賓、各位師長以及在座親愛的同學大家好!我是商學院畢業生致詞代表。今天真的很幸運可以在這裡致詞,因為昨天晚上的地震讓我擔心這個畢業典禮還有沒有要舉行。
但事實證明,很多時候我們都過份擔心。
對很多人而言,上一次來到這裡是新生入學典禮,那時的我們擔心未來求學的城中校區沒有一般大學的格局;而這一次來到這裡,可能是很多人這輩子最後一次畢業典禮,我們開始擔心下一步不知道該往哪裡去。
但其實,我們都過份擔心。
# 2 看似小小的校區,裝得下我們滿滿的回憶。
回憶起我們在城中校區的點點滴滴,我們在校園間的木椅區,談論著誰又被當了而誰準備延畢;我們在遊藝廣場的紅沙發,估算著等下應該翹課還是去點名;我們圍著地餐裡的桌椅,爭論著自助餐算錢的阿姨對誰比較公平。
當別人說城中校區像補習班的時候,只有在校園間走過幾年的我們才懂珍惜。
我們不用一個有跑道的操場,因為在小小的籃球場裡,我們一樣可以跑得很青春、笑得很用力;我們也不用一棟豪華的圖書館,因為在不見天日的地閱裡,不提前劃位還有搶不到位置的窘境;我們也不用一個可以睡到自然醒的宿舍,因為六大樓的社辦已經舒服到讓人捨不得離去。
才發現小小的城中校區其實裝得下我們滿滿的回憶,是我們過份擔心。
# 3 面對未來的挑戰,才發現是我們過份擔心。
從新生入學走到畢業典禮,我們經過了四個寒暑假和八個學期,終於拿到一張大學文憑,才開始擔心這張畢業證書代表什麼意義。
是象徵著我們修過一百多個學分的努力?還是代表著我們多了一學期五萬元負債的壓力;還是它證明了我們留下多少青春歲月的痕跡。
但其實它代表的是商學院對我們的用心,讓我們達成學以致用的目的。在面對未來人生規劃,我們有能力衝量升學與就業的機會成本;在面試投履歷的時候,我們有能力用SWOT分析來檢視自己;在訂定目標的時候,我們有能力用SOP去決定夢想實踐的程序。
所以在這裡,我謹代表全體畢業生向東吳大學的所有老師致上最高的謝意,謝謝你們讓我們具備足夠競爭力,面對未來的種種挑戰,才發現,是我們過份擔心。
# 4 但願我們:多一份勇氣,少一份擔心。
我們總是過份擔心,但環境的狹小並沒有讓我們變得渺小;而教育的廣泛也沒有讓我們顯得太過平凡。
我們總是過份擔心,擔心迷失自己、擔心喪失勇氣、也擔心畢業後還會不會有人停下腳步、拍著我們的肩、摸著我們的頭、對著我們說:「加油不要放棄」。
但事實證明,那都是我們過份擔心,經過東吳大學的洗禮,我想我們不需要擔心,我們需要的是多一點勇氣。
最後送大家我在聖經裡最喜歡的一句:你們不可丟棄勇敢的心,存這樣的心必得大賞賜。」希望身為畢業生的我們,面對未來都能夠多一份勇氣、少一份擔心。也祝各位業畢生,鵬程萬里,謝謝。
寫於畢業 5 年之後:我的擔心是否多餘?
畢業五年之後,剛好有機會回到母校進行職涯分享,也給了我一個機會去檢視那些不安,看著此刻已在路上的自己,也擁抱當時那麼多擔心的靈魂。
這場演講原先的主題是針對「數位行銷職位與心得」分享,讓來自相關背景的同學們,有機會一窺數位產業的工作型態,直到抵達現場時主辦老師特別提點說,常時可以感受到系上學生們的不自信,面對各種機會與挑戰也因此呈現消積,希望透過演講能夠多多鼓勵他們,如果我可以,相信你也可以。
我想到了當年的那場畢業致詞,談著不過份擔心的人其實最怯懦,憂心學得廣而不精,擔心自己還沒準備好,害怕為自己人生負責而不敢作決定。但是,不也跌跌撞撞走了五年嗎?大幅度的跨領域轉職,也抬頭挺胸地走了過來。
與其擔心,不如好好用心經營。
擔心是必然的,但也是多餘的。
我們都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渺小,而命運也沒有我們以為的那麼平凡。我們往往做到的都是原先以為做不到的,而生命中的好與壞也從來都不在我們的預期中。
所以與其無畏擔心,不如好好對自己用心經營。只有不斷讓自己強大,才有力氣面對各種挑戰;只有面對不同挑戰,才有機會看見更好的自己。
【本文作者 - 娜塔莉 Natalie 】
-職涯教練 / 講師 / 作家 / Podcaster -
娜塔莉,北漂女子/跨領域行銷人,是 <職涯停靠站>人/Podcast<娜要下班了嗎?> 節目主持人。
MBA畢業,職場工作經歷百人海選行銷儲備幹部、萬人企業數位行銷經理,也曾經從破億銷售額的超級業務,跨領域成為數位行銷海外講師。十年職涯成就了自媒體專欄作家與校園講師,職場生涯總是擔任領路人角色,擅於引領他人從0到1的成長,也造就了後續創作者、職涯諮詢師、解盤占星師的身份。
擅長以細膩觀察品味生活,喜歡用溫暖文字書寫人生,近年活躍於節目創作及校園演講,致力分享跨領域轉職及跨出舒適圈的改變故事。
個人職涯教練服務:https://www.careergap.co/consult
企業校園演講邀約:https://www.careergap.co/seminar
podcast 節目收聽:https://www.careergap.co/podcast
社群追蹤最新消息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career.gap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