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每個行程當作最後一次
把每個時間當成最後一天
歲月過了就不再重來
而記憶卻會永恆存在。
東京是個充滿面孔的城市,吃喝玩樂一應俱全,這裡可以是大肆採購的購物天堂,也可以是大啖美食的深夜食堂,而對我來說,這裡的有些地方也可以是鬧中取靜的放空景點。
東京是我第一次自助行的城市,也是至今去過最多次的城市。包括畢業時和姊妹說走就走的自助行、新創公司福利的員工旅遊、還有海外出差的順道而行、也有跟著另一半公司前往的輕旅行。
這篇會分享東京帶給我的整體感受,以都市中讓人放空的景點為主,重點分享涉谷高空展望台、綠意環繞的中目黑星巴克、坐上纜車一覽全景的河口湖。前前後後去了7次日本,穿梭在過往不同歲月,也見證幾次重要成長。
出發之前:一期一會的日本,卻意外地緣份不盡。
曾經的印象就是自己的世界小得可以,被圈養在走不出去的小城市裡。直到上了大學,有過幾次到大陸交流的機會,走過東北、北京、上海、烏鎮。坐過飛機之後,也有過台灣以外的視野,開始覺得自己似乎稍微跟得上同齡人一點。
但第一次出發去非中文系國家,已經是在大學畢業時候了。和閨蜜計劃前往東京的自助行,是因為那時正巧遇到姊姊在日本打工渡假,剛畢業的我們想著就是湊合著住宿,能讓整趟旅費降下來,提高說走就走的可能性。
第一次去非中文系國家的感受,就和日本人所謂的一期一會非常像,我把每個行程都當作最後一次、把每個時間都當成最後一天,塞滿所有前所未見的景點,並且允諾自己,出國機會這麼少就不要重複再來,未來還有機會出國的話,一從要去別的地方看看。
沒有料到多年之後的今天,回頭細數才發現,前後已經到過日本7次,而且自己決定出發前往的次數只有2次。命運帶著我一次次走來,出差也好、員工旅遊福利也好、對東京開始有重複的足跡,也能總結出最喜歡的景點與印象。
讓工作帶我去旅行,東京足跡的 3 大印象:
# 1 高空景色的展望台:涉谷、六本木、晴空塔。
對東京最難忘的印象,就是高樓登頂的夜景。
每次出國一定會想嘗試去當地看高樓夜景,我想這習慣就是從東京開始的。初來乍到的時候,睛空塔和東京鐵塔這兩大地標,就是走到心累也要去,後來有機會親眼看見六本木夜景的璀燦後,就對東京那繁星點點的夜景很難忘。
剛好在 2020 年涉谷展望台 Shibuya Sky 出現時,有機會和另一半的同事們一同前往,搭個順風車去看看新景點,把它當作首要的重點行程,在少有的自由活動時間裡,保留第一個完整日前往。
Shiuya Sky 真的是日夜都有一番美麗景象,我們抓準了白天即將看見夕陽的時間點入場,看見白天街景、夕陽美景、還有夜晚壯觀的夜景。有別於其他高樓夜景的設計,開放式的天台讓身心特別舒暢,特別是在東京這樣人口密集的居住地,開闊的場域還是帶來一定程度的釋放。
# 2 鬧中取靜喝杯咖啡:中目黑星巴克、藍瓶咖啡。
對東京第二難忘的印象,就是鬧中取靜的街邊咖啡廳。
當時我的喝咖啡習慣,還沒從拿鐵轉變為美式,每天早上都想來一杯奶香味濃的拿鐵,而有人推薦我一定要去喝台灣當時還沒有的藍瓶咖啡,不僅咖啡順口,走進咖啡廳的感受也特別文青,對比街上的形色匆匆,更顯悠閒。
另外就是最值得一提的著名景點中目黑星巴克,在每每時間不夠用的緊湊行程裡,那時去和朋友待上大半天也不足為惜。
也是一個從天亮待到天黑的過程,和一般的星巴克咖啡館很不一樣,內部更像是一個精品展示館,有許多限定設計的商品,而頂樓則是一處空中天台,適合放空久待。周圍沒有太多擁擠的建築,走在路上時間都慢了下來,鬧中取靜的描述,大概就是這獨自座落的咖啡廳,能給他的最佳註解。
▋延伸閱讀:新加坡印象:花園城市的絢爛煙火,就像人與人的緣份錯過不再。
# 3 近郊的自然全景,河口湖、輕井澤、鐮倉。
對東京前三名難忘的印象,還有一個就是近郊的自然風貌。
曾經兩度把鐮倉一日遊排進行程裡,因為和不同的人去,相當然也有不同的心情。坐上鐮倉一日券的小火車,窗邊可見的沿路海景甚是迷人,每個停靠站都有可以探訪的小驚喜,畫面小巧可愛就像是從日本卡通走出來的一樣。
再來是和曾經和閨蜜同行的輕井澤,徒步在寬廣的街道上,是那種可以走很久的慢活。記得那時是我出差之餘能自由活動的少數幾天,相隔七年沒聯繫的我們因為社群重新搭上線,七年,足以讓我們看見彼此的成長與蛻變,而當時的人生低谷,也很慶幸有那幾天的療癒之旅陪伴彼此渡過。
最後要提的是河口湖,是讓我首次打破一期一會的觀點,很願意再次來訪的景點。這次來是跟著團體行動,有了些許的不自由,出發的時間點也未能遇上遍地楓葉或白色雪景,但在這樣的遺憾下,卻也不減興致,所以有生之年會想再來一趟,甚至是住在這兒能待久一點的旅程。
東京印象:時而擁擠的繁華生活,時而清靜的自然景色。
對東京往返次幾的記憶,停留在看不透的臉孔。
時而濃妝打扮,隨時歡迎你觀看他的美;時而樸素清淨,要擁抱大自然環境也不難。如果以到訪次數不同來規劃,我想,初訪時候的匆忙,很適合擷取他的美食與購物;二訪時候的熟悉,很推薦回味那些美食並帶走一些不同的風景;若是特別有緣三訪或再訪,那就走遠一點到近郊看看。
對我來說每一次到訪的心情,也不太一樣。
還記得第一次到的時候,還是學生的窮遊,住宿省、機票省,看見喜歡的東西要掂算著手上還有多少錢,算完了還是不敢花。而最後一次去的時候,已經出社會一陣子,有了幾年的存款,也有信用卡可以消費,錢也花得心安理得,因為那都是用勞動與付出,一點一滴換來的。
賺錢與工作的意義在於,努力爭取生活品質之後的自由。
有聽說過亞洲教育不太談錢,只知道認真唸書考試,或功成名就,或光宗耀祖,就是沒太常聽到,努力打拚賺大錢,這樣有一天你就能不當社畜,擁有追夢的權利,能享有更好的生活品質,甚至獲得財富之後的真正自由。
在出國幾趟的旅程中,往往帶給我不同的思考空間,而對比初訪東京與最後一次的旅程,最大的不同就是對物質觀念的改變。
在還沒有工作以前,也曾經覺得為了賺更多的錢,似乎是特別有銅臭味的庸俗,但或許是離家北上之後的震撼,深知現實就是需要我們拿很多努力去交換,而賺錢背後的索求,不單僅限於物質上的需要和想要,更多的是,物品背後能給予我們的自由。
所以繼續努力著,或許有天能獲得自由,再不然,離自由更近一點點,可以拖著行李來趟說走就走的,單純旅行的出國。你對東京的印象或喜歡的景點是哪些?你是否也是為了物質背後的自由而拚盡全力?歡迎和我分享你的感受。
【本文作者 - 娜塔莉 Natalie 】
-職涯教練 / 講師 / 作家 / Podcaster -
娜塔莉,北漂女子/跨領域行銷人,是 <職涯停靠站>人/Podcast<娜要下班了嗎?> 節目主持人。
MBA畢業,職場工作經歷百人海選行銷儲備幹部、萬人企業數位行銷經理,也曾經從破億銷售額的超級業務,跨領域成為數位行銷海外講師。十年職涯成就了自媒體專欄作家與校園講師,職場生涯總是擔任領路人角色,擅於引領他人從0到1的成長,也造就了後續創作者、職涯諮詢師、解盤占星師的身份。
擅長以細膩觀察品味生活,喜歡用溫暖文字書寫人生,近年活躍於節目創作及校園演講,致力分享跨領域轉職及跨出舒適圈的改變故事。
個人職涯教練服務:https://www.careergap.co/consult
企業校園演講邀約:https://www.careergap.co/seminar
podcast 節目收聽:https://www.careergap.co/podcast
社群追蹤最新消息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career.gap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