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自己作出改變,
於是跨出城市一小步;
命運給了更多,
於是走往海外一大步。
如果你不認識我,那麼聊起這段海外工作經歷就很一般,它似乎理所當然地發生在我身上;但如果你稍微認識過我,應該會和我一樣感到不可思議,沒想到跨出舒適圈的這一步居然走得這麼遠。
人生不在預期之中的事真的太多了。
從台中到台北唸書,誰知道畢業後第一份我會選擇房地產業務?從業務到行銷工作,誰知道我會在裸辭後搜尋到數位行銷的海選計劃?從產品部到海外行銷部,誰知道外語能力不佳的我會被指派到不同國家出差。
海外出差很夢幻嗎?有沒有不為人知的辛苦呢?這篇除了出差的甘苦談,我更想進一步探討工作的意義,當我們很用力擁有了一切,是否代表也即將失去了什麼?我們所追求的一切,是別人的期望值還是你至今依然重要的夢想?
勇敢跨出城市的一小步,成為通往世界的一大步。
回想每次改變的猶豫,原來作決定的那一步才是最遙遠的一步。從小的畢業紀念冊寫下的人生夢想,和很多人一樣都是環遊世界。越長大越有自我認知,覺得自己沒有經濟也沒有能力,出國早已不在計劃之中。
到台北唸書,看到許多同學積極爭取出國一年的交換學生,我也只是申請短期一週的學術交流;畢了業找工作,發現很多人都規劃能出國工作或打工渡假,我想的只是如何找份能安身立命的工作,畢竟想要什麼得靠自己爭取。
來到海外部門開啟出差之旅,是因為數位行銷儲備幹部的輪調機會。是累積過的業務經驗,被相信可以帶領業務團隊;是表現過的簡報能力,被認定可以勝任海外講師的工作。
雖然起初自知外語能力不足而挽拒,也因充滿未知的擔心而退縮,但很慶幸最後的那點勇敢,開啟這段不可思議的旅程,讓我看見另一片天空。
海外出走的不虛此行,改變人生最大的 4 個收穫:
海外出差能帶來多少驚喜也代表有多少挑戰,記錄這段冒險最大的收穫,也算是為我的勇敢作個總結。
# 1 不同生活風格:去沒去過的地方,看沒看過的風景。
有機會出國的這兩年,我的人生有了許多第一次。
我見到荷蘭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風車、爬上德國排名世界前三高的科隆大教堂、去過馬來西亞雲頂空中娛樂城的合法賭場。也在短暫卻深刻的旅途間,感受過沖澠海邊一望無際的藍、新加坡植栽妝點環境的綠、馬六甲炙熱陽光下城牆的粉紅。
除了沒看過的風景,也看見不曾見過的生活樣貌。
在一個人出差的飛機上,發現自己可以比想像中勇敢;在歐洲街道停留的瞬間,明白以工作為重心的生活並不絕對;在幾次成為異國人的過客時,體會到一期一會的相處是如何更令人珍惜。
▋延伸閱讀:新加坡印象:花園城市的絢爛煙火,就像人與人的緣份錯過不再。
# 2 堅持成就追求:領導力學以致用,業務力得以發揮。
許多經驗與方法,在外派工作中是可以進行不同國家的比較與分享。曾經我無法理解的升職制度,以及尚未被認同的年輕資歷,都在此刻完全破解,不計年資、不論年紀、不限國界。
金子在哪都會發光,是我後來很喜歡的一句話。
因為過去接手過的品牌,海外同事對我產生更多信任;因為在台灣執行過的案例,國外客戶認定我有更多的專業。商學院畢業後,對管理職的渴望得到了實現;業務職轉職時,業務力的傳承也擁有了機會。
原來走過的路都沒有白走,也終於能以自己的經歷感到驕傲。無論去哪裡、跟著誰、做什麼事情,能跟著你走的就是自身技能,所以此刻很感謝過去的每個我,一步步組成現在這塊拼圖,伴隨著勇敢與自信,去看前面的風景。
# 3 重審工作意義:物質滿足的空虛感,錢也有不能給予的快樂。
經歷過物質的滿足,才知道錢也有無法帶來的快樂。
在旅居期間物質上是備受禮遇的。交通來說,汽車是馬來西亞當地最基本的代步工具,而我的行動也因此有了隨身司機的待遇。居住環境,對比台灣蛋黃區的房價,吉隆坡的物價讓每個人住的都堪比台灣高級小豪宅。
就像電影裡搭飛機往返的商務人士,拖著行李箱入住高樓夜景房,享受附贈的健身房和飯店式管理,到哪有人開車當貼身司機,領著相對優渥的薪水,做著偏向管理的工作,這一切確實顯得奢華又浮誇。
每當出差行程告一段落,緊繃感解除已經要到最後一晚了。返台前在免稅店的刷卡,就像是把沒能說的壓力往肚裡吞,再說服是努力過後給自己的犒賞。那一刻,特別希望能花自己的錢、用自己的假,飛一趟沒有工作的旅行。
# 4 人生目標取捨:沒有平行對話的人,失去成就追求的意義。
最深刻的應該是有天深夜,在緊湊的陪訪行程過後,伴隨著無止盡的新手教學,回到住處還有一疊厚厚的履歷等著審,抱著經前症候群的不適,身心更顯疲憊。我走到陽台望著高樓夜景,那一刻忽然有種迷茫貫穿。
電話能撥出去的沒幾通,可以平行對話的人沒幾個。
一邊是當地的新朋友,熱情以待且視你如貴賓,但你心底也知道,相敬如賓與深交友誼有著一定的差距;一邊是台灣的老朋友,假若羨慕著你的外派出差,那你也不難感受到,說出的每一句挫折對他們來說都顯得刺耳。
唯一能有共嗚的,是同樣散落在不同國家工作的小群體,談著光鮮亮麗下的不被理解,卻也無法走進彼此的生活圈成為陪伴。第一次感受到為什麼人無法獨活,好像也能明白距離為什麼是關係的考驗。
當我們很用力擁有了一切,是不是也同時失去了自己?
總結這段歷程,算是不虛此行,但也並不想久留。
是的,你有著聽上去還不錯的薪水,也享受自己根本還買不起的居住環境,拜公司所賜還去過此生可能都不會再去的城市,甚至擁有獨當一面帶領團隊的機會。但這真的是你想要的嗎?
我想起許多劇中結局看似圓滿,但主角的臉上卻出現相對失落,我以前很不能理解,可現在我已經能夠明白。
在頻繁出國的同時,生活圈無法穩定經營;在高壓密集的行程,旅遊探索的心容易被遺忘;在夜深人靜的孤單,開心難以分享而低落更沒有共嗚。當你很用力去得到很多,勢必也同時失去些什麼。
你走的路是別人給的指引,還是自己的心之所嚮?
這是我第一次懷疑自己的目標,也是我第一次真正去思考工作的意義。
在無限攀比與競爭的環境裡,誰讓我們拼命向前不敢停下來?在自我懷疑與身心俱疲的崩潰中,誰能允許我們休息一下探索世界和了解自己?
工作的利與弊,對每個人的解讀都不同;工作的好與壞,在每個年齡段來說也會改變。工作意義究竟是什麼?我想只有你能給自己解答。無論是什麼,希望你都走在這條道路上。
有什麼悄悄話想對我說嗎?歡迎來這留言給我唷:) https://natstoryteller.com/contact/

【本文作者 - 娜塔莉 Natalie 】
-業務顧問 / 行銷講師 / 專欄作家-
商學院碩士 MBA 畢業,於房地產業務攻頂新人王與 Top Sales 後,跨領域轉職至數位行銷產業,曾任產品行銷 / 業務管理 / 海外講師。從業務之戰到講師之路,成功協助多位海內外職場新手成長,享受見證他人從 0 到 1 的改變過程。
現為國內知名企業的行銷經理,亦是行銷顧問 / 業務講師 / 職涯專欄作家。致力推廣業務力帶著走,勇敢走出自己的路,相信分享與改變的力量。當職涯轉換能實現生涯追求,每個人都能展現獨特價值,每個時刻都有權利改變人生。
2 留言
陽台夜景的那一段寫得很深刻,我完全懂那種心情,我之前是派到大陸去,條件也拿得很好,要回台灣的時候身邊也都不太能理解,包括我自己也自我懷疑,但你說的沒錯確實是這樣,一路忙忙忙到底為了什麼,不就是希望能夠擁有更好的生活、愛的人陪在身邊、朋友聚在一起…,一個人飛到後來才是真正懷疑人生
Hi 曾經的飛人,
感謝你的分享,很多路真的是要自己實際走過才能懂的,而且身邊的人不一定可以理解。但後來想想,人生本來就是有階段性任務,完成了一個換下一個,試過了外派型態的工作,或許也就更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,而如果當初沒有這個機會以及嘗試,可能也會跟那些羨慕你的人一樣,對於沒做過的事充滿好奇與嚮往,所以我說都是不虛此行的,或許我們還比其他人幸運一些些,有過了實際走過的這一回:)
Natalie 娜塔莉